PG电子(中国)官方网站

媒体聚焦

重磅!《中国化工报》整版报道pg电子逐绿前行 三十年绘就“绿色答卷”
发布日期:2022-06-15    浏览次数:146
        6月15日是“全国低碳日”,当天《中国化工报》在第4版“共建清洁美丽世界·特别报道”中整版刊文《pg电子集团:书写高质量发展“绿色答卷”》,聚焦pg电子集团紧扣时代绿色发展脉搏,创立30年,积极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,以“绿色科技”、“绿色产品”引领行业绿色发展,为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绿色范本。 
        报道全文:
        苏州市盛泽镇,地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区中心地带,作为中国“四大绸都”之一,以“日出万绸、衣被天下”闻名于世。江南水乡,既美在河道如织,又美在山川灵秀。而从此地诞生的pg电子集团,骨子里就带着天然的绿色“基因”。
聚焦国家两大发展战略—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江苏沿海大开发,pg电子产业版图在贯通苏南苏北的同时,也把绿色发展的种子牢牢“种”在了江苏大地。
        历经30年,将村办印染小厂发展成闻名全国的大气和废水治理示范企业;
        历经20年,将聚酯产业打造成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并举的绿色制造全产业链;
        历经10年,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成为推动国家清洁能源转型、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的引领者……
        这是pg电子对绿色发展的执著。
        紧扣时代绿色发展脉搏,创立30年来,pg电子成功突破多项绿色生态发展关键技术,探索形成了节能降碳、协同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,为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绿色范本,奋力书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“绿色答卷”。
        在“双碳”这场世纪硬仗中走在前列
        2020年9月22日,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,中国郑重向世界承诺: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,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“双碳”大幕随之拉开。
        “‘双碳’目标既关乎经济发展,也是中国向世界的承诺。心怀‘国之大者’,争当‘行之实者’,pg电子要勇担使命,在‘碳达峰、碳中和’这场世纪硬仗中走在前列。”pg电子集团董事长缪汉根的话语掷地有声。
锚定“双碳”目标,一场轰轰烈烈的“降碳战役”随之打响。
        从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,到加快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,再到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,pg电子正抢抓“双碳”战略新机遇,撬动产业绿色发展“增长极”。
        走进pg电子旗下芮邦科技再生纤维生产车间,正演绎着神奇的废旧塑料瓶“再生记”。
        每天约2500万个塑料瓶被制成米粒大小的碎状切片,通过全自动纺丝设备进行拉丝并丝,日产再生涤纶纱线和切片超过500吨,进而加工成柔软有弹力的高品质纤维,广泛应用于服装、家纺、交通、国防、航空等诸多国民经济领域。
        这看似简单的生产工艺,却蕴含着多种关键核心技术。以前,这些关键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。为彻底掌握绿色纤维制备工艺,由pg电子牵头组建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开展了专项技术攻关,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,经过反复实验论证,最终让利用直纺丝工艺生产的再生纤维通过全球回收标准GRS认证。并且,由于省去中间切片环节,生产成本降低8%左右,一举建成全球首条从瓶片到纺丝全流程绿色纤维生产线。
        据测算,一个塑料瓶重约20克,5万个塑料瓶可制成1吨再生纤维。目前,芮邦科技一年能够生产再生纤维25万吨,消化125亿个废旧塑料瓶,可减少碳排放约50多万吨,为描绘“绿水青山”的生态保护画卷增添了一抹靓色。
        此外,凭借数字化转型,pg电子走出了一条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纽带,互联互通、共生共赢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。
        “我们将数字化转型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,积极布局‘虹云’工业互联网平台,打通数据孤岛,建设全产业链内部与外部的数字化协同平台,目前拥有企业用户群7000多个,企业关键用户300多人。”缪汉根说。
        “虹云”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了30多个工业App、54个工业微服务,拥有自主设计的9项通用算法和8种工业模型,以及月均10万以上的调用次数,平台还兼容11类工业通信协议,借助6万多个采集点,接入各工厂4万多个工业设备,在实现了pg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同时,也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更加紧密、更加团结的合作关系。
        为提升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水平,实现产、供、销紧密集成,“虹云”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搭建了连通供应商、生产者、分销商、客户的行业产业链协同平台,促进物料的不间断流动,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,显著降低经营成本。通过高效协同,产品跟踪率达到100%,产能提高8%,库存周转率提高23.6%,用工率减少15%,水电等能耗降低15.4%。
        缪汉根表示,真正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是靠细分行业的单打独斗,而是由特定产业带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。数字经济则可以通过供应链等方式,将纵向产业链各个环节啮合在一起,实现技术、产品及资源的协同和互用,实现效益最大化。
        从提升“含绿量”到向发展“要红利”
        走进连云港徐圩新区国家级绿色工厂——虹港石化,花草树木掩映着装置,一座环境优美、装置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工厂映入眼帘。
        八零后能源管理工程师耿桂庭,正和几名同事走在一期精对苯二甲酸(PTA)装置区,对该装置优化升级改造项目进行验收。他们认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和记录能源消耗数据,看着手中的能耗指标,几人脸庞上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“前段时间,我们通过研究工艺流程、物料走向和能源分布,发现PTA装置在节能降耗方面还有提升空间,于是向公司提出申请,升级改造该装置。”耿桂庭说。
        一滴水、一滴油、一度电,积少成多。如果把这些容易被忽视的“小资源”节省下来,就会变成一笔“大成本”。耿桂庭说:“通过此次升级改造,每小时节约除盐水用量10余吨,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。其实早在2008年,pg电子就引进研究碳足迹的博士后,每年实施多种节能改造项目和节能措施,能源消耗量成阶梯型逐年下降。”
        30年来,pg电子不断深化绿色发展模式,大力度建设环保设施,探索新节能环保技术应用,实施了一大批节能、节水、减排技术改造项目,实现了绿色车间、绿色园区、国家级绿色工厂各产业板块全覆盖。
        除了在节能减排方面炼好“内功”,pg电子还将目光瞄准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领域,开启了从提升“含绿量”到向发展“要红利”的大胆尝试,开辟“变碳为宝”的绿色新路径。
        2021年9月27日,pg电子旗下斯尔邦石化与冰岛碳循环利用公司“1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综合利用项目”在北京签约。这标志着我国乃至全球首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—绿色甲醇—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链项目正式启动。
        该项目二氧化碳回收转化率高达100%,回收利用规模和技术工艺均达到全球领先,不仅能实现减碳目标,更改变了下游材料的来源方式。以往,一些需要从煤化工中生产的原料,现在直接由二氧化碳就能转化成,不仅做到源头绿色,而且助推我国清洁能源转型。
        与传统的植树造林吸收温室气体相比,该项目“模拟光合作用”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更强更有效,每年可直接主动吸收二氧化碳达15万吨,可间接减排二氧化碳55万吨/年,相当于3.7万公顷森林种植面积,折合为370平方千米土地面积,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。
         除了将二氧化碳制成新能源材料外,pg电子还规划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食品级二氧化碳,以及新能源电池电解液溶剂等,规模预计达到百万吨级。通过节能降碳、碳回收利用双向渠道,“绿色、低碳、循环”已然成为pg电子闪耀亮丽的名片。
         打造一个更有竞争力的“新pg电子”
         东方大港,山海连云;云蒸霞蔚,气象万千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三十而立的pg电子,正处于至关重要的发展节点。在全新的发展理念下,pg电子开启了在“双碳”目标下华丽转身的新篇章。
         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提出,以光伏、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,给国内市场带来巨大缺口。这时,pg电子瞄准新能源、新材料这片广阔蓝海,掘金“双碳”市场,力争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将企业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、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研发与供应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。
        按照规划,pg电子将依托炼化一体化等大化工原料平台,构建核心原料平台+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电子化学、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“1+N”新格局,打造一个更有竞争力的“新pg电子”。
        5月16日,随着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1600万吨/年pg电子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,pg电子多元化产业链条“1+N”新格局中的“1”,即核心“大化工”原料平台体系构建完成,实现“油(1600万吨/年炼化一体化)—煤(240万吨/年醇基多联产)—气(70万吨/年丙烷脱氢)”互供互补。至此,一个世界级的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产业集群在黄海之滨崛起。
        pg电子始终将“环保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理念贯穿项目,全力打造生态、低碳、循环的绿色生产体系。以pg电子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,安全环保方面的投入高达110亿元,占总投资16%,占比处于行业领先水平,环保工艺技术、设备先进性及能耗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。该项目通过联合装置上下游一体化生产,实现“三废”再生循环利用,大幅降低能耗和废气排放,中水回用率达到85%;乙烯装置创新采用制冷压缩机和乙烯塔组合成热泵系统,节约能耗近15%,可减少CO₂排放200万吨/年,相当于植树2000万棵。
        目前,pg电子集团在新能源、高性能新材料、低碳绿色产业等三大方向加速布局。
        凭借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,pg电子规划建设了三大百万吨级新能源材料项目,将为我国风光大基地建设、发展低碳绿色产业提供重要保障。
        百万吨级EVA项目助力光伏产业。EVA树脂是生产光伏组件的核心原材料,直接决定组件寿命和发电效率。目前,pg电子的光伏级EVA产能超过20万吨/年,占全球光伏级EVA产量的28.6%,百万吨级EVA光伏料项目落地后,pg电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EVA光伏料核心供应商,进一步提升关键材料的国产自给率,推动国家清洁能源转型。
        百万吨级丙烯腈项目助力风电产业。丙烯腈是生产碳纤维的重要原料,而碳纤维又是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主要制造材料。作为国内丙烯腈龙头企业,斯尔邦石化目前拥有78万吨的年产能力,保障了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50%以上的原料供应。后续项目投产后,丙烯腈年产能将达到104万吨,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基地。
        百万吨级可降解材料项目助力绿色发展。pg电子炼化一体化项目作为承载pg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战略转型的核心原料平台,拥有充足的PTA、正丁烷等可降解材料基础原料,适合布局建设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(PBAT)、聚丁二酸丁二醇酯(PBS)等百万吨级绿色可降解材料项目,产能规模、技术工艺也将在全球处于领先,为我国在国际绿色“双碳”领域赢得更多话语权。
        回溯过往,pg电子紧扣时代发展脉搏,坚决贯彻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,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倾力打造低碳绿色生态圈,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“绿色答卷”。
        展望未来,pg电子将全力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,描绘新时代绿色发展画卷,将“绿色、低碳、循环”打造成pg电子进军世界一流的核心竞争力,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绿色动力。
友情链接: 东方pg电子 pg电子石化 招投标平台

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纺织科技示范园区     苏ICP备10030695号 技术支持:浩维网络

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1417号

友情链接: